有机肥标准最新的执行标准是什么
时间:2024-01-10 05:43
85
有机肥作为一种绿色、环保的肥料,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青睐。为了使有机肥的质量得到保证,各个国家都会制定有机肥的标准和执行标准。本文将介绍有机肥标准最新的执行标准是什么,并对其内容做出详细解析。
我国于2010年首次制定了《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管理办法》,之后又于2015年颁布了《有机肥生产和使用管理规定》。随着有机肥种类的增加以及市场的需要,我国最新的有机肥执行标准为GB/T 29287-2012《有机肥生产和使用技术规范》。该标准于2012年6月1日起实行,是目前国内有机肥标准中最为权威和具体的标准之一。
该标准共分为八个部分,分别是:一般规定、原料与产品、生产工艺、原材料筛选与处理、上料、发酵堆制、熟肥处理与储存、有机肥质量指标。以下是对具体内容的解析:
一般规定
该部分主要包含了有机肥的定义、分类、生产和使用范围等内容。其中有机肥被定义为“用有机废弃物、动植物残体及其分解产物经加工后制成的肥料,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养分,且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和酶类。”换言之,组成有机肥的原料来自于动植物的分泌物和残体,如畜禽粪便、秸秆、种植剩余物等废弃物。它必须经过一定的加工和处理才能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。
原料与产品
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有机肥所需要的原料、生产中需要的设备和物资等信息。在有机肥生产的过程中,各种原料都需要保证其来源的安全、卫生和质量,究竟采用哪些原料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。
生产工艺
该部分主要包括了有机肥生产的流程和步骤。包括原料筛选与处理、上料、发酵堆制、熟肥处理与储存等环节。在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中,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,如保持合适的温度、湿度等因素,根据原料的特点进行科学发布的阶段性加料,以及堆肥过程中对不同日数的堆肥进行不同的喷水等。
原材料筛选和处理
有机肥的原材料处理包括了原材料的筛选、鉴定、加工和消毒等环节。筛入的原材料需要经过检测和鉴定,以保证其不含有害物质或有害菌。然后再通过机械、化学或生物方法,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消毒等处理,减少有机肥中杂质的比例。
上料
在有机肥的生产过程中,原材料的上料是十分重要的环节。有机肥的原材料不同,其加料的策略也不同。在上料阶段,尽量避免原材料成堆,应该通过批量摆放等措施使得原材料尽量均匀摆放。还需要根据原材料的水分和温度等要素进行适时的控制和管理。
发酵堆制
发酵堆制是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。在整个堆肥的过程中,需要保持堆肥堆体温度的平衡和稳定,通过适时的通风和加湿来控制发酵的进度。在堆肥过程中,还需要适时的测定堆肥的温度、湿度、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指标,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管理。
熟肥处理与储存
熟肥处理是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的最后一步。熟肥包括了休眠期堆肥、成熟堆肥和继续打堆肥等。在熟肥处理的过程中,需要根据熟肥的特点来决定具体的操作方法,包括 控制湿度和温度等一系列操作
有机肥质量指标
有机肥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有机质含量、养分含量、微生物含量等指标。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都是有机肥的主要指标,是衡量有机肥优劣的重要标准。而微生物含量则可以反映出有机肥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,从而判断有机肥的品质。
有机肥的新标准GB/T 29287-2012《有机肥生产和使用技术规范》细化了有机肥生产的所有环节,并规范了有机肥的质量指标。通过该标准的推广和实施,对于推动我国有机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