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制作农家肥
时间:2023-12-12 05:13
66
农家肥,简单来说就是由农村废弃物经过一定的处理后形成的一种肥料。这种肥料性质温和,不伤害作物,对土壤有机质的增加和改良有很好的效果。它制作过程简单、成本低廉,是广大农民最常用的有机肥料。
制作农家肥最常用的原料是农废,比如菜园废弃物、畜禽粪便等。这些废物是由生物质组成的,因此制作农家肥的过程就是通过生物分解来使这些废物变成有机肥。一般来说,制作农家肥主要分为以下三步:
第一步,原料的储集。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产生的废弃物要有规律地储存。为了达到最大化的利用效果,不可轻易丢弃或随意处理。对于畜禽粪便等含有大量养分的原料,可以在刚出炕的时候就进行储存,在今后制作中可以更好地保存其养分。
第二步,原料的堆积。储集好的原料要统一进行堆放。用木棍或铁棒在土地上挖出一个凹形坑,将原料置入坑内,不停地翻动原料,使其无死角地被曝晒于阳光之下,有助于提高温度、杀灭害虫和微生物,促进发酵。水分也要适度,一般来说以5成左右比较合适。
第三步,发酵和成熟。原料在堆放过程中会发生发酵的过程,经过约一个月左右的发酵,原料开始出现黑色腐熟层和褐色熟化层,此时的堆肥基本达到成熟的状态。为了更好地提高其肥效,一般可以再进行一定的降解和施肥。这时,如果发现堆肥太干,可以达到浇水、覆盖等措施,保持它的湿度,如果发现太湿也可以进行翻动,以便排出堆体内的多余水分。
除了以上中文摘出来的三步之外,制作农家肥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。比如,要控制好发酵的温度、堆放的密度、添加一些辅助菌等。只有经过合适的处理和管理,才能得到优质的农家肥。
制作农家肥需要储存、堆积、发酵及成熟等环节。因为它的制作原料来自于农家自有的废弃物,制作成本相对较低,更能满足农村缺肥的实际需要。长时间使用农家肥还能改善土壤的结构,增加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。我们也应该提倡在生活中合理地储存和利用废旧物品,成为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守护者。